化工废水处理:挑战与突破
在化工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,化工废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关键议题。化工废水成分复杂、毒性大、可生化性差,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、重金属离子及高浓度盐分等污染物,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,将对水体、土壤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。
化工废水处理的难点
化工废水处理面临诸多挑战。从成分来看,其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,如卤素化合物、硝基化合物等,这些物质对微生物具有毒害作用,抑制了传统生物处理工艺中微生物的活性,导致生物处理效果不佳。同时,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,BOD/COD值低,可生化性差,使得微生物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分解。此外,化工废水的高盐分也会对微生物产生渗透压影响,进一步增加了处理难度。
现有处理技术
为应对这些挑战,多种处理技术应运而生。物理法中的气浮法通过向废水中通入微小气泡,使悬浮颗粒附着于气泡上浮至水面,从而实现固液分离,该技术简单易操作、成本低,但对可溶性有机物去除效果有限。化学法中的化学氧化法利用氧化剂的强氧化性,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,芬顿氧化法作为常见的化学氧化法,通过Fe2⁺和H₂O₂之间的链反应催化生成羟基自由基,能有效氧化各种有毒及难降解有机物。生物法中,厌氧生物处理法在有机负荷较高的情况下仍能高效运行,COD去除率可达80%以上,且能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、甲烷等物质,同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。
近年来,一些新兴技术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。催化微电解处理技术以废水做电解质,通过放电形成电流对废水进行电解氧化和还原处理,不仅能大幅降低COD和色度,还能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,具有适用范围广、处理效果好、成本低廉等优点。多相催化氧化处理技术采用以羟基自由基为核心的强氧化剂,快速、无选择性、彻底氧化环境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,对CODcr去除、脱色以及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效果显著。
组合工艺与实际应用
在实际应用中,单一处理技术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,因此组合工艺成为化工废水处理的主流趋势。例如,物化—生化组合法先通过加碱吹脱氨氮、蒸发结晶除盐、微电解池等预处理步骤,去除废水中的部分污染物,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,再进行后续的生化处理,有效解决了高盐分高氨氮有机废水的处理难题。某化工厂采用该工艺处理化工废水,出水COD小于150mg/L,盐分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98%和93%。
化工废水处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。虽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,但仍需不断探索和创新,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、降低处理成本,以实现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