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护健康防线:医院废水处理全解析

2025-05-27

医院作为救死扶伤、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场所,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含有病原体、化学药剂等污染物的废水。若这些废水未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,将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。因此,医院废水处理至关重要。

70b24009-a932-45c5-8211-0e8df3b0ecfd.jpg

医院废水特点与危害

医院废水成分复杂,包含多种病原体,如细菌、病毒、寄生虫卵等,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水体传播疾病,危害人体健康。同时,废水中还含有大量化学药剂,包括消毒剂、诊断试剂、药物残留等,部分化学物质具有毒性、致癌性或难降解性,会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。此外,医院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、重金属等污染物也不容忽视,它们在环境中积累,可能导致生态失衡和人类健康风险增加。

医院废水处理流程

预处理阶段

医院废水首先进入格栅井,通过格栅拦截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,如卫生纸、纱布等,防止其堵塞后续处理设备。接着,废水进入调节池,调节池的作用是均衡水质和水量,使后续处理工艺能够稳定运行。因为医院不同科室、不同时段产生的废水水质和水量差异较大,调节池可对其进行缓冲和调节。

一级处理

一级处理主要采用沉淀法,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部分有机物。废水从调节池进入初沉池,在重力作用下,密度较大的悬浮颗粒会沉淀到池底,形成污泥。初沉池可去除约 40% - 50%的悬浮固体和 20% - 30%的有机物,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。

二级处理

二级处理是医院废水处理的核心环节,通常采用生物处理法,如活性污泥法、生物膜法等。以活性污泥法为例,废水进入曝气池,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接触。在曝气设备的作用下,污泥中的微生物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为食料,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。经过曝气池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二沉池,进行泥水分离,上清液排出,污泥部分回流到曝气池,维持活性污泥的浓度和活性。二级处理可去除约 85% - 95%的有机物,使废水水质得到显著改善。

深度处理与消毒

为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微量污染物和病原体,确保废水达标排放,需要进行深度处理。常用的深度处理技术有过滤、吸附、反渗透等。经过深度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消毒池,采用氯消毒、二氧化氯消毒、臭氧消毒等方法杀灭废水中的病原体。消毒是医院废水处理的最后一道防线,可有效防止疾病传播。

医院废水处理的管理与挑战

医院应建立健全废水处理管理制度,加强对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监测。定期对废水水质进行检测,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排放标准。同时,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,提高环保意识,减少医疗废水的产生。然而,医院废水处理也面临一些挑战,如处理成本较高、部分特殊污染物难以去除等。未来,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、新工艺,提高医院废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,实现医院废水的安全、达标排放,为守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筑牢防线。


阅读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技术支持: 微正营销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产品中心
  • 案例展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