污水处理中的核心参数:混合液悬浮固体(MLSS)解析
在污水处理领域,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(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,简称MLSS)是衡量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效能的核心指标。它通过量化曝气池内悬浮固体的总质量,直接影响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,是工艺调控与效能评估的关键依据。

一、MLSS的定义与组成
MLSS指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中悬浮固体物质的总质量,单位为毫克/升(mg/L)。其组成包含四类物质:
- 活性微生物群体(如细菌、原生动物):占比约30%-50%,是污染物降解的核心主体; 
- 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: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细胞碎片; 
- 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:如腐殖质、木质素等吸附在污泥上的惰性物质; 
- 无机悬浮杂质:包括砂砾、灰分等非生物成分。 
典型生活污水处理厂中,MLSS浓度通常控制在2000-5000mg/L范围,推流式曝气池一般为1000-4000mg/L,合建完全混合曝气池可达3000-6000mg/L。
二、MLSS的作用机理与调控逻辑
MLSS浓度直接影响生物处理系统的两大核心功能:
- 污染物降解效率:微生物浓度与有机物去除率呈正相关。当MLSS<1500mg/L时,微生物数量不足导致降解不完全;当MLSS>5000mg/L时,污泥絮体增大阻碍氧气传递,可能引发污泥膨胀。 
- 二沉池沉降性能:MLSS过高会导致污泥沉降速度下降,增加出水悬浮物浓度。工程中需结合污泥龄(SRT)、污泥负荷(F/M)等参数,通过排泥或回流操作维持MLSS在合理区间。 
例如,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通过将MLSS从4500mg/L调整至3500mg/L,使出水COD浓度从80mg/L降至50mg/L,同时降低曝气能耗15%。
三、MLSS的测定方法与工程应用
MLSS测定采用烘干称重法:取100mL混合液经定量滤纸过滤后,置于103-105℃烘箱烘干至恒重,通过滤纸前后质量差计算悬浮固体浓度。该方法虽操作简便,但需严格控制干燥条件以避免误差。
在工艺调控中,MLSS常与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(MLVSS)联合使用。MLVSS通过600℃灼烧法排除无机成分,更精准反映活性微生物量。生活污水中MLVSS/MLSS比值通常为0.75,该比值下降提示无机杂质积累,需启动排泥操作。
四、MLSS的优化控制策略
- 动态调整机制:根据进水水质波动调整MLSS。例如,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因污染物浓度高,MLSS需维持在4000-6000mg/L; 
- MBR系统突破:膜生物反应器(MBR)通过膜分离技术截留污泥,可使MLSS提升至8-15g/L,显著提高容积负荷; 
- 智能监控体系:结合在线MLSS传感器与SCADA系统,实现排泥量、曝气量的实时联动调控。 
结语:MLSS作为活性污泥法的“生命体征指标”,其科学管理直接决定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与经济性。通过精准控制MLSS浓度,可实现污染物高效去除、能耗优化与污泥资源化的多重目标,是现代污水处理工艺的核心技术之一。
					推荐
					
				
				- 
				    	  
- 
				    	  QQ空间 
- 
				    	  新浪微博 
- 
				    	  人人网 
- 
				    	  豆瓣 

 
					    	